2023年湖北自考02672作物育种学考试大纲

浏览量   241 更新时间   2023-09-25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作物育种学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是改变作物遗传特性以提高其经济性状的艺术与科学;是一门人工进化的科学;是农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特点是综合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基本概念较多,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对自学者要按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同的课程要求进行水平考试。通过本课程的自学,使学生掌握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作物品种选育和繁育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初步具有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作物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工作的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作物育种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综合应用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成果。与作物育种学密切相关的学科有:遗传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作物栽培学、气象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生物统计与田间实验、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等。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掌握作物育种学的性质和任务,品种的概念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一般了解我国作物育种的成就,掌握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和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作物品种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重点)

  识记:作物品种,自然进化,人工进化。

  理解: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

  应用: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二)作物育种学的发展。(次重点)

  识记:作物育种学。

  理解:作物育种学的性质、任务和内容;现在作物育种的发展动向。

  (三)我国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一般)

  识记:近代育种工作的成就,作物育种相关的国际研究机构。

  理解:作物育种工作的展望。

  第一章 育种目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现代农业对品种性状的要求,同时了解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掌握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重点)

  识记:育种目标。

  理解:制订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

  应用:在某一地区制定某种作物的育种目标。

  (二)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分析(次重点)

  识记:生物产量、经济产量、收获指数、株型育种、高光效育种。

  理解: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合理株型,矮化育种,高光效育种,不同作物的品质性状。

  应用:不同作物的品质性状育种。

  (三)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一般)

  识记:高产、稳产、优质。

  理解:现代农业对品种性状的要求。

  第二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的内容,了解不同作物的繁殖方式,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为育种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作物的繁殖方式。(重点)

  识记: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无融合生殖,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自交不亲和性,雄性不育。

  理解:有性繁殖植物的主要授粉方式。

  应用:作物天然异交率的测定。

  (二)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次重点)

  识记:自交的遗传效应,异交的遗传效应。

  理解:自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的基因型。

  应用:自交和异交遗传效应的应用。

  (三)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一般)

  识记: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全体品种、纯系品种、无性系品种。

  理解: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全体品种、无性系品种的育种特点。

  第三章 种质资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的内容,了解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掌握作物品种资源的重要性,同时熟练掌握作物品种资源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作物品种资源的重要性,作物品种资源工作的主要内容。(重点)

  识记:品种资源,种质资源,遗传资源,基因资源。

  理解:种子资源在育种上的重要性。

  应用:不同类别种质资源的特点。

  (二)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次重点)

  识记:初级基因库,次级基因库,三级基因库,原生作物,次生作物。

  理解:瓦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提出。

  应用: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在作物育种上的意义。

  (三)种子资源的研究与利用。(一般)

  识记:地方品种,主栽品种,原始栽培类型,野生近缘种,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理解:种子资源的特点,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应用:种质资源的保存应用。

  第四章选择与鉴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选择的基本方法,同时掌握选择的作用与原理以及性状的鉴定。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作物选择的基本方法。(重点)

  识记: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独立淘汰选择,指数选择,顺次选择,标记辅助选择,轮回选择,群体遗传结构,岐化选择。

  理解:作物的个体选择、混合选择及其他选择的基本方式。

  应用:不同选择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

  (二)作物性状的鉴定。(次重点)

  识记:鉴定,直接鉴定,间接鉴定。

  理解:鉴定的内容与意义。

  应用:鉴定在育种中的应用。

  (三)选择的作用与原理。(一般)

  识记:孟德尔群体,随机交配,群体的遗传组成。

  理解:选择的作用,选择的遗传原理,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子。

  应用:选择中常用的遗传参数。

  第五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主要作物的引种规律,引种工作环节和纯系育种程序。同时,要掌握引种与驯化,品种出现自然变异的原因。了解作物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类型及气候相似论。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引种与驯化,作物引种规律,引种的工作环节。(重点)

  识记:引种,生态条件,生态类型,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

  理解:引种与驯化的概念,引种的基本原理,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作物的不同类型引种后的生长变化规律。

  应用:引种的基本步骤。

  (二)选择育种。(次重点)

  识记:选择育种,自然变异,纯系。

  理解:作物品种自然变异的原因,纯系学说,性状鉴定与选择。

  应用:选择育种程序。

  (三)作物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类型,气候相似论。(一般)

  识记:气候相似论

  理解:气候相似性原理,植物驯化的原理。

  应用:植物驯化的方法。

  第六章 杂交育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杂种后代处理的不同方式及其理论依据和杂交育种程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配杂交后代的处理。(重点)

  识记:组合育种,超亲育种,系谱法,混合法。

  理解:杂交育种中选配亲本的一般性原则,系谱法各世代进行选择的理论依据,混合法选择的理论依据。

  应用:杂交育种系谱法各世代主要工作,加速杂交育种进程的方法,杂交育种后代的早期预测。

  (二)杂交育种的意义,杂交技术与杂交方式。(次重点)

  识记:杂交育种,开花期,杂交方式,单交,复交。

  理解:杂交育种概念、原理和意义,不同杂交方式及其遗传组成。

  应用:杂交技术的应用。

  (三)杂交育种的程序和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一般)

  识记:亲本圃,选种圃,鉴定圃。

  理解:杂交育种工作的各个环节及其主要工作和任务。

  应用:杂交育种程序及其主要工作。

  第七章  回交育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回交是一种特殊的杂交方式,是改进品种个别性状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回交育种在作物育种上的利用价值,掌握回交育种的原理、过程和主要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回交育种的方法。(重点)

  识记:回交育种。

  理解:亲本的选择,回交后代的选择,回交的次数和所需植株数及其修饰回交育种的方法。

  应用:不同转移性状回交后代的处理方法。

  (二)回交育种的遗传效应。(次重点)

  识记:回交,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

  理解:作物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应用:回交育种中轮回亲本与非轮回亲本的选择。

  (三)回交育种的特点及其应用价值。(一般)

  识记:回交育种的特点。

  理解:回交育种法的主要应用范围和局限。

  应用:回交育种的其他用途。

  第八章  作物诱变育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常用的物理诱变剂和化学诱变剂,掌握作物对辐射的敏感性,诱变育种程序及其工作内容,同时了解诱变育种成就与展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诱变育种的方法。(重点)

  识记:突变、诱变育种,辐射诱变,化学诱变,空间诱变,半致死剂量,半致矮剂量,临界剂量。

  理解:诱变育种的工作环节和任务,内照射和外照射,急性照射和慢性照射。

  应用:诱变育种程序及其工作内容。

  (二)常用的物理诱变剂和化学诱变剂及其处理方法。(次重点)

  识记:诱变剂,紫外线,X射线,r射线,粒子射线,航天搭载,常用物理诱变处理材料,常用化学诱变剂的类别与性质。

  理解:辐射处理的方法,辐射处理的剂量,化学诱变剂处理材料的方法、剂量。

  应用:物理诱变剂的处理,化学诱变剂的处理。

  (三)诱变育种的成就及特点。(一般)

  识记:植物辐射诱变育种的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

  理解:诱变育种的特点。

  第九章  作物远缘杂交和倍性育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要求学生了解远缘杂交的重要性和远缘杂交的染色体变异,掌握远缘杂交的作用,远缘杂交育种的困难及其克服方法。同时要求学生了解获得多倍体的方法和单倍体加倍的方法,掌握多倍体的鉴定,植物界的多倍体及其育种意义,获得单倍体的途径和方法,多倍体的类型和人工多倍体的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其克服的方法,多倍体、单倍体育种的基本工作环节和特点。(重点)

  识记:不亲和性,杂种夭亡、不育的具体表现,多倍体育种的意义。

  理解: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原因,杂种夭亡、不育的原因,多倍体育种的基本步骤,单倍体育种的主要步骤。

  应用: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方法,杂种夭亡、不育的克服方法,多倍体作物的应用,单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及其特点。

  (二)远缘杂交育种的重要性,杂种后代的分离,多倍体、单倍体概念、类型和人工多倍体的应用(次重点)

  识记:远缘杂交,远缘杂种后代性状分离的特点,多倍体,单倍体,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

  理解:远缘杂交在育种工作中的重要性,远缘杂种后代分离的控制,多倍体的特点人工诱导产生多倍体的途径,单倍体产生的途径。

  应用:远缘杂种育种技术,多倍体、单倍体的鉴定和人工多倍体的应用。

  (三)远缘杂交育种的其他策略,单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一般)

  识记:异附加系,异置换系,易位系。

  理解:品系间杂交技术,外源染色体导入,易位系和杂合体的遗传特点,单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单倍体育种成就。

  应用:易位系的鉴别方法。

  第十章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自交系的选育与改良,杂交种的类别。掌握杂种优势的概念、表现特点及其评价指标,配合力的概念及其测定,同时掌握雄性不育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应用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杂种品种的选育程序,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重点)

  识记: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条件,对杂种亲本的基本要求,配合力,特殊配合力,自交不亲和性,雄性不育性,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单交种,双交种,综合杂交种,一环系,二环系,测验种,杂种优势大小的指标。

  理解:杂种亲本的选育,配合力的测定,杂种品种的亲本选配原则,杂种品种的类型。

  应用:自交系的选育方法,选育“三系”的方法,利用杂种优势的基本条件。

  (二)杂种优势的表现特征。(次重点)

  识记:杂种活力,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超标优势,杂种优势指数。

  理解:杂种优势的普遍性、复杂多样性,F2及以后世代杂种优势的衰退。

  应用:杂种优势的度量。

  (三)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作物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遗传机理。(一般)

  识记:杂种优势。

  理解: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显性假说,超显性假说。


  第十一章 群体改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群体改良的意义,双列选择交配体系和群体改良的其他途径。掌握轮回选择的概念、步骤和作用,基础群体的培育。掌握表现型轮回选择,半同胞轮回选择,全同胞轮回选择,相互半同胞轮回选择。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方法。(重点)

  识记:轮回选择,复合杂种群体,歧化选择,定向选择,群体内轮回选择,群体间轮回选择。

  理解:轮回选择的步骤和作用。

  应用:表现型轮回选择,半同胞轮回选择,全同胞轮回选择,相互半同胞轮回选择,双列选择交配体系。

  (二)群体改良的原理,基础全体的建立。(次重点)

  识记:群体,基因平衡定律。

  理解:群体进化的主要动力,基础群体的建立。

  应用:合成种质全体的方式,自花授粉作物的异交化问题。

  (三)群体改良的意义,雄性不育性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一般)

  识记:群体改良的意义。

  理解:混合集团选择法,S1选择,自交半同胞家系轮回选择。

  应用:雄性不育性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细胞工程育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体细胞变异与筛选,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杂交及其鉴定与选择。掌握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应用,基因工程改造植物的步骤。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细胞和组织培养与作物育种。(重点)

  识记:体细胞克隆变异的遗传基础,突变体的筛选,单倍体细胞培养在遗传和育种中的价值。

  理解:突变体在作物改良上的应用,幼胚培养与远缘杂交育种。

  应用:体细胞杂交的主要步骤。

  (二)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次重点)

  识记:细胞全能性,培养基的种类和特点,培养基的成分。

  理解:母液的配制,培养基的配制。

  应用:无菌操作方法。

  (三)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一般)

  识记:原生质体。

  理解:原生质体的分离,影响原生质体分离的因素,原生质体培养。

  应用:体细胞杂交方式。

  第十三章  作物转基因育种

  本章不作考试要求。

  第十四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本章不作考试要求。

  第十五章  作物抗病虫育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在学习本章节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抗病虫育种的重要性,掌握病原菌致病性的变异,基因对基因

  学说,抗病性遗传,抗虫性遗传。同时掌握抗病性的类型和机制,抗虫性的类型和机制,选育抗病、虫品种的方法,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品种的主要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作物抗病虫性的类别与机制,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及利用。(重点)

  识记:抗病性,抗虫性,致病性、生理小种、毒性、作物抗病虫性的类别。

  理解:致病性的遗传,致病性的变异,抗病性机制,抗虫性机制。

  应用:抗病虫品种的选育方法。

  (二)抗病虫性的遗传与监定。(次重点)

  识记:主效基因遗传,微效基因遗传,细胞质遗传。

  理解:基因对基因学说。

  应用:抗病性的鉴定,抗虫性的鉴定。

  (三)抗病虫育种的意义与特点。(一般)

  识记:抗病虫育种的意义与作用。

  理解:抗病虫育种的特点。


  第十六章 作物抗逆性育种

  本章节不作考试要求。

  第十七章  作物品质育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作物品质的概念和品质性状,作物品质育种的意义及特点,主要

  禾谷类作物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遗传特点;掌握作物品种性状的鉴定和选择以及作物品质育种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作物品质性状的鉴定和选择,作物品质育种的方法。(重点)

  识记:作物品质性状,QPM玉米,三高三底油菜,高油玉米。

  理解:油脂品质鉴定,纤维品质鉴定。

  应用:籽粒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的测定。

  (二)作物品质改良的内容。(次重点)

  识记:作物品质。

  理解:主要作物蛋白质品质改良,作物淀粉品质遗传改良,油脂品质遗传改良,纤维作物品质改良。

  (三)作物品质育种的意义及特点,作物品质的概念和品质性状。(一般)

  识记:作物品质育种。

  理解:作物品质育种的意义及特点,作物品质概念、性状。

  第十八章 品种审定与种子生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一般了解品种审定工作,掌握品种推广,良种的加速繁殖方法。掌握种子生产程序,品种混杂退化及其防治,原种生产,杂交种的生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种子生产。(重点)

  识记:原原种(育种者种子),原种(基础种子),良种(合格种子),品种更换,品种更新。

  理解:我国种子繁育工作的“四化一供”方针。

  应用:品种混杂退化的防治,“三年三圃”制的原种生产,良种的加速繁殖。

  (二)品种的混杂、退化及其防治。(次重点)

  识记:品种退化,品种混杂。

  理解: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应用:品种混杂退化的防止。

  (三)品种审定与推广。(一般)

  识记:品种审定,品种推广。

  理解:品种审定的概念及其组织特性与程序。

  应用:品种推广的方式。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指定教材:《作物育种学》.孙其信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参考教材:无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4学分,建议总课时72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绪论

绪论

4

第一章

育种目标

5

第二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4

第三章

种质资源

5

第四章

选择与鉴定

4

第五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5

第六章

杂交育种

5

第七章

回交育种种

4

第八章

作物诱变育

4

第九章

作物远缘杂交和倍性育种

5

第十章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

5

第十一章

群体改良

5

第十二章

细胞工程育种

4

第十三章

作物转基因育种

0

第十四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0

第十五章

作物抗病虫育种

4

第十六章

作物抗逆性育种

0

第十七章

作物品质育种

4

第十八章

品种审定与种子生产

5


    

72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包括能力层次比例、难易度比例、内容程度比例、题型、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等)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为(    )

  A. 40%-100%      B. 50%-100%     C. 60%-100%     D. 70%-100%

  2、育种工作的首要环节是(      )

  A.制定育种目标   B.制定试验方案     C.选定育种方法      D.选用试验设施

  3、测定配合力所做杂交所得的杂交种子称之为 (      )

  A.测验种         B.测交种           C.单交种            D.双交种

  二、名词解释:

  4、育种目标

  5、生态类型

  三、简答题

  6、简述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7、简述引种在农业生产和育种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

  8、试述垂直抗病性与水平抗病性的概念,并比较二者的特点。

  9、为提高杂交制种的产量和纯度,试述杂交制种时应采取的综合措施。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在线测评,看看你适合什么学历提升方式?

1、您目前的学历?

2、您的年龄段?

3、您为什么提升学历?

手机号码:
相关阅读
2023年湖北自考03958饭店服务心理学考试大纲
2023年湖北自考03958饭店服务心理学考试大纲
2023-09-26
2023年湖北自考03874商务谈判考试大纲
2023年湖北自考03874商务谈判考试大纲
2023-09-26
2023年湖北自考03836动画造型与运动规律考试大纲
2023年湖北自考03836动画造型与运动规律考试大纲
2023-09-26
2023年湖北自考03826建筑力学基础考试大纲
2023年湖北自考03826建筑力学基础考试大纲
2023-09-26
2023年湖北自考03539汽车美容与装饰考试大纲
2023年湖北自考03539汽车美容与装饰考试大纲
2023-09-26
2023年湖北自考03532旅游消费行为考试大纲
2023年湖北自考03532旅游消费行为考试大纲
2023-09-26
2023年湖北自考03514空间设计考试大纲
2023年湖北自考03514空间设计考试大纲
2023-09-26
2023年湖北自考03513影视编导考试大纲
2023年湖北自考03513影视编导考试大纲
2023-09-26